三、教学内容创新——组织多样化实践教学 1.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开展校园文化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通过与校学生会、党支部等组织或部门协商合作,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于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与实践密切联系,使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实践教学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就时代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这些活动或组织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学风及精神文明建设,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中,逐步培养起正确的思想觉悟。 2.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校外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与学校其他部门或组织相互合作,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或者指导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科研实践、科技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上交实践心得体会。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四、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关系着大学生今后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任课教师需坚持教育科研,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1.坚持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学生个性,不断整合教学内容,研究课程目标教学和课堂设计;不断丰富并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巩固专业素养,将科研能力运用于教学过程,实现理论知识深入浅出,提高教学效果。师生是教学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极强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认真研究适应时代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展现给学生。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要给学生创建一个生动的教学课堂,还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因此,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参与教学讨论,而且还要与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组织相互协作,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活动。 |